找到相关内容1495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20世纪的求法新潮与密教热

    认同此说而攻击密教,将佛教在印度的灭绝归罪于密教之盛行者,也不在少数。如当代台湾极有威望的印顺法师在〈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〉中,称密教乃‘即鬼神崇拜而达于究竟’,揭露密教的双身法、极端尊师等源出婆罗门教,...第十一册。  [6]太虚:〈斗诤坚固中略论金刚法会〉。  [7]太虚:〈佛法一味论之十宗片面观〉。  [8]太虚:〈致王森甫陈仲喈书〉。印顺编,《太虚法师年谱》,北京,宗教文化出版社,1995年版,第...

    陈兵、邓子美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2264226.html
  • 《金刚三昧经》作者辨

    作,唯沿用旧名而已。印顺法师判之为道信以前出现的中土之作,(1)堪称真知灼见。然仍有不少学者另立新说,认为此经出自新罗,如韩国的金英泰.美国的巴斯维尔等。中国学者杜继文.日本学者柳田圣山更指出是经乃元...研究》第四章等有关章节。  注释:  (1)印顺《中国禅宗史》34页及64页,上海书店1992年版。  (2)杜继文《中国禅宗通史》47页,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。 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4464596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3)

    ,页七十二中。(43)卷十五,页七十二下——七十三上。(44)卷十五,页七十三上——中。(45)卷十六,页七十七上——七十八上。(50)-(60)卷十八,页九十四上——九十七上。  (41)参阅印顺法师着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(页一一一0——一一一一)。  第五章菩萨思想的起源、发达与本生谈的关系  第一节菩萨名词释义  一提到菩萨,大家不是想到手持净瓶,千处祈求千处应的大悲观世音菩萨,就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164809.html
  • 海德格与龙树:从“语言”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(下)

    是故世间,不应边无边。  若先五阴坏,不因是五阴;  更生后五阴,世间则有边。  根据印顺法师的说明,此品所要破斥的是外道对于有无之说的邪见;而邪见的产生,就如他所说的: “一个人不考虑到自身是什么,...所生识云何有常?  “无常者,是有为行,从缘起,是患法、灭法、离欲法、断知  法、是名圣法印、知见清净……”  因此要修习三三昧,必须如印顺法师所说的: “能修得空三昧的,才能进而得无相、无所有三昧...

    妙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764837.html
  • 华严判教理论辨异

    之整体提供了一种极为精练和明晰的判摄而言,宗密之三教判实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,在近现代佛学研究的判教观中亦颇受重视,太虚法师三宗(法性空慧宗、法相唯识宗、法界圆觉宗)之划分;印顺法师三论(性空唯名论、...

    吴可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2664923.html
  • 祖师禅与分灯禅——兼论中国禅与日本禅

    包括后来成为分灯禅主要思想来源的牛头禅)的影响。  老庄、玄学对牛头禅的影响,印顺法师的《中国禅宗史》和褚柏思的《中国禅宗史话》都有较详细的论述。他们称牛头禅为“玄学化的牛头禅”。这种评判是恰切合理的...”后香  严复作一偈,曰:“我有一机,瞬目似伊,若还不识,  问取沙弥。’’仰山听后,方首肯曰:“且喜闲师弟会祖  师禅也。”  对于禅宗史上此一如来禅、祖师禅之谈,近代僧人太虚法师曾释之曰: 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2464994.html
  •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:历史、现状及意义

    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(1906-2005)在继承太虚佛学思想的基础上,建立了自己广博的佛学理论体系。他从多方面汲取了现代科学的客观、理性精神,并将其贯穿到他整个的佛学研究中去,反映在他对佛教内部诸多...佛教中诸如“龙宫取经”、“须弥四洲”等说法,以及“舍利子”、咒语等神异现象都作出了不同前人的解说。[ 在这方面印顺与太虚的取舍标准有明显区别。对于龙树入龙宫取经等佛教“神异”内容,太虚认为不能以考据为...

    王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3865128.html
  • 中道的人生观——缘起法则之体现

    一切均不离开现实,故佛教当然应是太虚大师及印顺法师所提倡的“人生佛教”及“人间佛教”,而不是遁世的山林主义思想或玄学。  人如果没有智慧而不能看出事情的真相,所做的事及所说的话就不能把握要点,也就容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4365182.html
  •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思想的关系

    对即心即佛的否定和对非心非佛的执持,认为他们是宗门不得旨者,不了知祖师们使用此二语句的真实目的。  对于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思想关系的判断,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规范。这涉及到印顺法师在《中国禅宗史》一书...录》卷二十八,《大正藏》卷五十一,第438页下。  [21]《大正藏》卷四十八,第 560 页中。  [22]印顺:《中国禅宗思想史》,第 302 页。  [23]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一〈百丈怀海广录〉第...

    邱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1965341.html
  • 藏传佛教“他空见”研究——以国燃巴《辨别正见》为中心

    http://cbsntuedutw/threadreadphp/board=BudaMagazine&nums=1057  回小向大,〈太虚法师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评议略述〉,《灵山海会》,...罗桑却吉尼玛对他空见的批判106  第二节 印顺的他空说与他空见113  第三节 其它现代学者对他空见的看法123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33  第六章 结论135  第一节 研究成果与贡献135  第二...

    黄英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265486.html